English

《人民画报》办出了“大家风范”

1999-11-24 来源:中华读书报 □红 娟 我有话说

随着千禧年的即将来临,中央级刊物《人民画报》业已走过了半个世纪的历程。伴着新中国前进的脚步,50年来《人民画报》用大量真实、生动、富有艺术感染力的图片和文字,见证着中国的发展和变化。同时,以十几种文字出版,发行世界180个国家和地区,也使它成为世界了解中国的窗口。

还有一份骄傲,恐怕是《人民画报》让同行羡慕不已的:毛泽东主席亲笔为《人民画报》创刊题写刊名;周恩来总理亲自审阅画报稿件达三年之久;邓小平同志1990年题写“人民画报创刊四十周年”;江泽民总书记也为画报题词“坚持为社会主义服务,为人民服务的方针,让人民画报成为广大读者的知心朋友”。相继三代领导人的倾情关注,一直鼓舞着画报人不断探索、不断进步。

曾经有过的辉煌却不能阻挡90年代中期必须面临的尴尬:科技的迅猛发展,大众传媒的广泛拓展,电视的普及,因特网的广泛应用使传统刊物的发展步履维艰。1997年秋,《人民画报》新一届社长王景堂在上任伊始就看到了他面前摆着的几大难题:首先,中、外文多语种版的《人民画报》制作周期过长,翻译工序繁复,以至影响时效性和新闻性;其次,电视、因特网的连续性特点让画报篇幅的局限性暴露无遗;再次,制作成本过高,国家的补贴正在紧缩;还有,目前别的杂志也有大量增加图片激活版面的趋势……所有这些,使这家曾经月发行量逾百万的大型画刊在世纪末面临最严峻的局面。

有着24年新华社编辑和管理工作经验的王景堂社长在思忖着办刊出路的同时,也看到了几个画报独具的特色:电视是滚动的画面,但它无法把瞬间凝固;电脑越做越小,但它仍具依赖性;电视制作的精度比不上画报,且画报是一种可收藏的高层次的消费;中国人口众多,因特网的普及还不能遍布各个角落;当年也有人预言黑白照片衰败了,但如今又有一种回归的趋势;美国的《地理》杂志、《生活》杂志,德国的《星》,法国的《巴黎竞赛画报》不也都生存下来了?!

“不改革是‘等死’”、“改革是‘找死’”,王景堂选择了后者。从1999年第1期开始,首次将《人民画报》中外文版分版,一改过去中外文版栏目、内容、形式完全一样的做法,形成两个完全不同的版本,从而加强了针对性,缩短了出版周期。新版《人民画报》在广泛关注国内、国际重大事件,报道国计民生的热点问题,全面反映当今中国政治、经济、社会、科技、文化、军事、民族等各领域改革的同时,加入了时尚休闲等栏目以及青年喜欢的相关内容,给这个一向以严肃示人的月刊添了些许随意与轻松的调子,更重要的是它由此更贴近了市场。

新版的《人民画报》无论从栏目的设立、版面的设计、内容的前瞻性和报道的深度和广度等各方面都尽力做到集珍藏性、欣赏性、可视性于一体,实施内涵发展的精品战略。千禧年,《人民画报》将继续扩版至92页,除保留“特别报道”、“环球专递”、“人物写真”、“百姓生活”、“画报宝宝”等名牌栏目外,还将开设“我与人民画报”、“画报人物追踪”等栏目,增进与广大读者的感情。用王社长的话讲,是以画报独特的视角,为读者带来全新的感受,办出“大家风范”来。

从计划到市场的顺利过渡,体现了“发展是硬道理”,当初“摸着石头过河”的王景堂社长也说他这两年的时光没有虚度。“领导带头去干,没有干不好的事情,毛主席讲过,世界上怕就怕‘认真’二字。”一向以快节奏工作作风见长的王社长把这本刊物的发展步子也带快了。刊物办得有声有色,王景堂自己的学问作得也不错,他编译的《美国普利策新闻摄影奖获奖作品》一版再版,颇受读者欢迎。此外,他还同其他同志一起翻译出版了《美国历届总统小传》和《美国摄影百科年鉴》等书,在社会上也产生一定影响。几年前,以翻译、摄影见长的他一直笔耕不辍,现在整日为开拓画报事业新出路而忙碌的他,最渴望拥有的财富就是属于自己的时间。

[值班总编推荐] 以劳动谱写时代华章

[值班总编推荐] 青年的朋友习近平

[值班总编推荐] 让青春在科技创新中焕发更加绚丽 ...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